公权力膨胀勒死俄罗斯经济 在俄罗斯经商没真正权利(图)

来源: 外滩画报 日期:2011-10-16

俄罗斯有1.4亿勤劳的人,还有100万人想窃取他们劳动成果。然后利用喉舌把民众不满情绪的方向转移到国外。

阿历克斯·席夫林发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商机:利用莫斯科人的新消费能力,以及俄罗斯人的一项老传统赚钱。

俄国人酷爱喝汤,每年总共要喝掉320亿碗。但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西化、生活节奏加快,爱汤族越来越没功夫煲汤。

广告经理出身的席夫林和三个伙伴心想:何不为人们煲汤呢?于是他们凑起积蓄,在去年4月开张了连锁外卖汤店Soupchik,销售甜菜汤、鸡汤面等当地人喜爱的汤食。

但他们很快就发现,在俄罗斯,十拿九稳的东西并不存在——因为政府的难以捉摸和掠夺成性。

腐败的税务官、警察和特工轮番上门骚扰索贿。开业几星期后,两个税收稽查员就声称,该店违反了零售业法规。在交涉过程中,一个税管员暗示,给1000美元现金就可以了事。席夫林不肯就范,最后税务局撤回了指控。

后来麻烦变得更大了。由于莫斯科市长提出,市内小摊小店太多、有碍观瞻,一些官员便对Soupchik宣战。

去年10月的一天,一家门店的员工打电话给总部告急:外面来了几辆推土机,马上要把店面铲平。一个经理连忙开车赶到,在门店被压扁前抢救出厨房设备。

新法规导致Soupchik很难再把分店开在人行道旁。股东们被迫改变经营模式:将独立的售汤亭,改为设在购物商厦中的摊档。

“在俄罗斯经商是一个移动的靶子,没有真正的权利可言。”席夫林感慨,“如果你有一亿美元可以投资,干吗非要投在这里不可呢?”

其他商人也在这样自问。此次大衰退之前,俄罗斯曾被高盛列为“砖块四国”之一,2000至2007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7%。

民众收入的增长,为汽车和冰箱等消费品创造了市场,外商争相进入。1991年苏联解体后一度低迷的俄罗斯,凭借军事实力和经济进步,重新站上了世界舞台。

可惜好景不常。其他“砖块国家”早已摆脱衰退,全球影响力上升到新高度,俄国却仍未恢复元气,经济饱受增长缓慢和投资失血之苦,前景相当悲观。

据专门研究新兴市场的伦敦高级经济师尼尔·西林预测,今后15年,俄罗斯年均增长率将仅为3%。

这对俄罗斯和西方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。该国的“无冕沙皇”总理普京,将自己长期主政的合法性与经济表现联系在一起。他给俄民众开出的条件是:服从他日益专制的统治,民众就可以获得经济好处:更高收入、更多福利开支等等。

如今经济陷入困境,导致公众要求恢复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,莫斯科发生了反普京抗议。当局可能诉诸民族主义,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,而这又会导致俄与邻国及欧美关系恶化,例如美债危机后,普京曾指责美国人“过着全球经济寄生虫般的生活”。

“经济不顺,可能使俄对外政策更具有侵略性和冒险性。”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·卡普岑表示。

问题出在哪里?其根源在于俄经济模式的结构。经过苏联解体后的10年动荡(其巅峰是1998年政府无法偿还到期债务),普京于2000年接任总统,重新恢复了国家对经济的主宰。

他从多位在转型期趁乱发家的寡头手中,攫取多个行业的控制权。仗着石油收入的撑腰,他斥巨资用于政府福利开支,带来了一个消费繁荣期。金融危机刚发生时,一些经济学家甚至称赞说,俄式国家资本主义比西方式的放任更优越。

但国家资本主义正在让俄罗斯窒息;不受竞争的国有公司逐渐挤垮私企。近7年中,当局吞并了能源领域的多家私营大公司,导致国有油企Rosneft和天然气垄断企业Gazprom成为世界最大的两家能源公司。

莫斯科股市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中,政府持有的占将近一半,而8年前为30%。其结果是“国有公司享受着有利的市场地位,失去了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动机;这又影响了整个市场”,俄总统经济顾问阿尔卡季·德沃科维奇指出。

公营部门人员数量也猛涨近八成。官僚的增加,导致更多人向席夫林这样的企业家伸手。据透明国际2010全球腐败榜,俄罗斯的排名甚至低于津巴布韦、海地和巴基斯坦。

伦敦某投资基金会的CEO威廉·布罗德说,“俄罗斯有1.4亿勤劳的人,还有100万人想窃取他们劳动成果。”

    A+
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